常用無機試劑-醋酸鈉試劑
在無機化學酸堿反應與緩沖溶液的實驗中,經常用到不同濃度的醋酸鈉溶液,在使用過程中發現,使用一段時間后,溶液逐漸有絮狀白色物質出現。隨著時間的延長,溶液中有白色的片狀物。放置時間再久點,就會發現有深色的霉點、霉片出現。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,濃度增加,霉變速度更快,常規配制的醋酸鈉溶液保存期很短。醋酸鈉屬于強堿弱酸鹽,其水溶液容易水解,尤其當濃度較高(1mol/L)時,水解反應形成一定量的醋酸和氫氧化鈉。醋酸成為產甲烷菌的底物,在厭氧條件下,產甲烷菌將醋酸分解為甲烷和二氧化碳。
溶液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:CO2+NaOH=NaHCO3。碳酸氫鈉作為產甲烷菌的二次底物,可以加大微生物的繁殖速率,直至溶液pH恒定[3]。因此,要想配制該物質的鹽溶液,保證配制溶液的質量,不僅要求溶液環境保持堿性防止其水解,而且要對溶液煮沸消毒防止微生物繁殖。配制1mol/LCH3COONa的方法:稱取136.1gCH3COONa·3H2O固體試劑和20gNaOH固體于燒杯中,加入適量蒸餾水煮沸,冷卻備用,用煮沸冷卻的蒸餾水混勻稀釋至1L,分裝于煮沸殺菌的堿式試劑瓶中保存。這樣配制的溶液放置半年也未出現渾濁、變質、發霉現象。
最后更新:2019-05-28